當雕塑不再是靜止的形體,而是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流動,它如何影響我們對實體「存在」的認知?
以東方哲學為基礎,結合現代雕塑語言,當代藝術家黎志文個展《之間 · BETWEEN》 2月15日於襲園美術館隆重登場。展覽由策展人林郁晉籌劃,展覽集結了黎志文從1990年代至今多種的媒材與創作形式,邀請觀眾一同探索物質與空間、視覺與感知、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微妙關係。
藝術家黎志文
黎志文出生香港,是兩岸三地雕塑界的關鍵人物。跳脫台灣傳統雕塑界偏中寫實的風格,黎志文將現代抽象雕塑的概念引進台灣。在受到全球化當代藝術的影響後,黎志文選擇回溯自身文化的根源,將早年旅居西方多國的閱歷與自身吸納的多元思潮,結合東方哲學的精神注入其創作中。
在二元之間,雕塑如何捕捉「不可見性」?
黎志文長年致力於雕塑創作,其藝術語彙融合東方思想與西方雕塑概念,在「形」與「意」之間尋找新的可能性。本次展覽以「之間」(BETWEEN)為核心概念,從「有/無」、「明/晦」、「動/靜」、「凹/凸」、「虛/實」等二元對立中,發掘它們如何共存,而非相互對抗。黎志文巧妙運用石雕、陶作、繪畫等多種媒材,透過雕塑語言重新定義空間,使作品在時間推移中產生流動性,打破傳統雕塑「固定」的觀念。
雕塑的「解構」與「重構」—— 從東方哲學到當代藝術
東方哲學講求「順應自然」,強調變化中的平衡,而黎志文的創作正是這種思維的體現。他的作品在拆解物質與空間的同時,也在「解構」雕塑的概念,使觀者在「看得見的形體」與「看不見的力量」之間產生感知上的張力。這種處理方式,使他的雕塑不再是靜態的存在,而是動態的場域,讓觀者在移動與觀看的過程中體驗時間的變奏。
展覽亮點|多媒材跨域實驗,構築雕塑的語言系統
本次展覽精選黎志文數十件代表性作品,涵蓋石雕、陶瓷、繪畫等創作,呈現他如何以不同媒材構築獨特的藝術語彙,並藉此探討雕塑的邊界與可能性。邀請所有關注當代雕塑、藝術哲學、空間與感知議題的觀眾,一同進入黎志文的創作世界,在《之間 · BETWEEN》中尋找藝術如何勾勒出那「不可見性」。
|展期:2025/ 02/ 08(六)- 2025/ 04/ 26(六)
|地點:襲園美術館(桃園市中壢區青埔九街57號)
|藝術家:黎志文 Lai Chi Man
|策展人:林郁晉 - LIN Yu Chin
|視覺設計:繆承翰 - Miao Cheng Han
|展覽協力:謝婷卉 - Xie Ting Hui
|主辦單位:#襲園美術館
|協辦單位:#僕人建築空間整合 #襲園生活
|贊助品牌:Mortlach 慕赫 2.81
|看展預約:https://reurl.cc/46DyD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