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
6 days ago

#理財周刊

《在光中遇見你》富邦美術館7/26震撼登場,帶來橫越光影與時間的沉浸之旅

當光線不再只是照亮物體,而是本身成為雕塑,觀眾的觀看經驗也將被徹底翻轉。由富邦美術館推出的最新展覽《安東尼・麥考爾:在光中遇見你》(Anthony McCall: Meeting You Halfway)自7月26日起盛大開展,邀請來自紐約、被譽為「光之雕塑家」的藝術家安東尼・麥考爾,首度在台舉辦個展,呈現他橫跨影像、裝置與空間的創作核心—固體光(Solid Light)系列。

麥考爾自1970年代以來即為當代藝術與實驗電影領域的先鋒人物,其代表性的「固體光」系列作品,以高亮度投影與精密控制的煙霧,打造出可穿越、可參與的三維光線雕塑。不同於傳統電影坐視螢幕上的線性敘事,他的作品讓光本身成為主角,也讓觀者不再是被動的觀看者,而是主動進入光之空間的參與者。

當 觀 眾 置 身 於 黑 暗 空 間 中 , 在 煙 霧 的 輔 助 下 , 眼 前 的 三 維 形 體 將 更 加 清 晰 浮 現 , 彷 彿 一 座 由 光 構 成 的 雕 塑 。

▲當觀眾置身於黑暗空間中,在煙霧的輔助下,眼前的三維形體將更加清晰浮現,彷彿一座由光構成的雕塑。

以光為主角的經典啟程:《描述一個圓錐之線》(Line Describing a Cone),1973

本次展覽的重頭戲之一,是麥考爾於1973年創作的首件固體光作品《描述一個圓錐之線》(Line Describing a Cone)。這件作品簡單卻革命性地揭示了「投射的光」本身也能成為雕塑媒材。
作品中,一道白光在全黑空間中緩慢描繪出一個圓形軌跡,逐漸構築出一座立體光錐。沒有故事情節,也沒有螢幕,只有光與空氣的對話。觀者被邀請走入這個光的雕塑,從被觀看的角色轉為空間中的參與者,在自身移動中感知影像的生成與消逝。這件作品也被麥考爾稱為「第一部存在於真實三維空間中的電影」,對當代裝置藝術與實驗影像發展影響深遠。

光 的 轉 場 與 雕 塑 的 節 奏 : 《 在 光 中 遇 見 你   I I 》 ( M e e t i n g   Y o u   H a l f w a y   I I ) , 2 0 0 9

▲光的轉場與雕塑的節奏:《在光中遇見你 II》(Meeting You Halfway II),2009

光的轉場與雕塑的節奏:《在光中遇見你 II》(Meeting You Halfway II),2009

《在光中遇見你 II》(Meeting You Halfway II)則代表麥考爾2000年代後期對固體光形式的進一步探索。作品名稱不僅象徵觀者與光線在空間中的相遇,也暗示著彼此在觀看經驗中所進行的「交換」與「過渡」。

此作引用了1930年代電影中的「劃接」(wipe)轉場技法,卻將其轉化為一種緩慢、具雕塑感的視覺運動—兩個橢圓形的光影不斷張合交錯,在空間中緩慢飄移。這種浮動的動態不僅讓觀者在視覺與身體上皆產生對時間延展的感受,更鼓勵他們以自身的移動進入光影運行的節奏之中,實踐麥考爾所強調的「雕塑性的平行轉場」與「軀體美學」。

麥 考 爾 作 品 《 面 對 面   I 》 ( F a c e   t o   F a c e   I ) 模 糊 二 維 與 三 維 之 間 的 分 野 , 當 觀 者 站 在 任 一 光 體 中 時 , 便 能 在 同 一 視 線 方 向 內 同 時 感 知 兩 個 維 度 。

▲麥考爾作品《面對面 I》(Face to Face I)模糊二維與三維之間的分野,當觀者站在任一光體中時,便能在同一視線方向內同時感知兩個維度。

在二維與三維之間穿梭:《面對面 I》(Face to Face I),2013

《面對面 I》(Face to Face I)是一件雙向投影裝置,透過兩台相對的投影機,同步投射出三維光錐與二維線條圖形,邀請觀者在兩種空間感知之間自由切換。
當觀者面向光的來源,將注意力投注於由光線構成的立體空間;而當他們轉身觀看投影幕上的圖形,又回到了平面影像的觀看模式。此作不僅挑戰傳統觀看的邊界,更讓觀者意識到,身體的方向、位置與移動,將直接影響其所經歷的影像型態與空間感受。光,不再只是靜止的物理現象,而是一場需由觀者親自完成的「空間互動」。

垂 直 投 影 《 天 光 》 ( S k y   L i g h t ) 模 型 , 以 投 射 在 基 座 上 的 方 式 呈 現 , 展 現 固 體 光 的 雕 塑 性 , 結 合 雷 聲 與 雨 聲 , 營 造 出 閃 爍 迷 離 的 微 型 景 觀 與 生 態 , 彷 彿 一 場 正 在 演 出 的 自 然 劇 場 。

▲垂直投影《天光》(Sky Light)模型,以投射在基座上的方式呈現,展現固體光的雕塑性,結合雷聲與雨聲,營造出閃爍迷離的微型景觀與生態,彷彿一場正在演出的自然劇場。

自然劇場與聲音光景:《天光》(Sky Light)模型,2020

相較於上述橫向投影作品回應電影的水平性結構,麥考爾認為垂直投影更具雕塑性。展覽中特別呈現的《天光》(Sky Light)模型,即展現了固體光在另一種空間軸線上的可能性。

此作將投影光束自上而下投射於基座,搭配雷聲與雨聲,營造出一個閃爍流動的微型景觀。光線如雲層破口中灑落的天光,在黑暗中構成一場極簡卻感性的自然劇場。

《 離 去 ( 靜 默 兩 分 鐘 ) 》 ( L e a v i n g   ( W i t h   T w o - M i n u t e   S i l e n c e ) , 2 0 0 6 / 2 0 0 8

▲《離去(靜默兩分鐘)》(Leaving (With Two-Minute Silence),2006/2008

從電影到雕塑,從觀看到沉浸式體驗

此次展出麥考爾9件精彩作品及18件檔案文件,其中包括5件固體光系列代表作,以及素描、攝影與錄像作品,內容橫跨早期草圖、攝影、錄像及聲音作品,完整呈現藝術家從平面到立體、從時間性影像到空間性雕塑的創作歷程。特別展出的還有《離去(靜默兩分鐘)》與《天光》模型,分別展現他對聲音節奏與自然現象的關注,進一步拓展「固體光」在情境與感知上的深層潛能。

展 名 「 在 光 中 遇 見 你 」 , 意 指 藝 術 家 以 光 形 「 走 向 」 觀 者 , 而 作 品 的 完 整 體 驗 需 由 觀 者 主 動 穿 梭 、 感 知 與 探 索 , 才 能 「 相 遇 」 。

▲展名「在光中遇見你」,意指藝術家以光形「走向」觀者,而作品的完整體驗需由觀者主動穿梭、感知與探索,才能「相遇」。

在黑暗中與光線相遇,從觀看者成為參與者,這是一場與自己感官對話的旅程。正如麥考爾所言:「這些作品像是有生命的存在」,每一次走入,都會是一個嶄新的經驗。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安東尼・麥考爾:在光中遇見你
展覽地點|富邦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5年7月26日(六)-11月30日(日)
觀展建議|展間內昏暗、需使用煙霧與聲音營造空間,建議觀者放慢腳步,以身體感知光的轉變與流動。

購票請洽富邦美術館官網:www.fubonartmuse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