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
4 days ago

#理財周刊

八月下旬的全球央行年會向來是主導股市方向的關鍵變數,聯準會主席的演講往往影響市場預期,通常在八月下旬,隔天表現受Fed主席演講內容(如利率政策暗示)影響,市場波動性可能增加。

近六年Fed會議隔天美股表現

統計最近六年(2020-2025年)會議後隔天的S&P 500指數漲跌表現,2020年8月27日(演講當日)S&P 500小幅上漲約0.17%,反映市場對聯準會新框架的正面解讀,視為支持經濟復甦的鴿派訊號。8月28日S&P 500繼續上漲約0.67%,延續前日漲勢,受政策樂觀情緒提振。

2021年會議後小幅上漲,市場對聯準會維持寬鬆政策正面回應(平均漲幅符合0.9%趨勢)。2022年會議後大幅下跌,十個交易日內S&P 500指數下跌7.4%,因聯準會主席鮑爾警告高通膨及經濟放緩的鷹派論調。2023年會議後短期(包含隔天)S&P 500上漲約3.3%(十個交易日內),受聯準會鴿派訊號影響。

2024年會議當天上漲+1.1%,鮑爾釋出鴿派訊號,暗示降息時機已到,提振風險資產,隔日投資人消化降息預期,美元走強、獲利了結下跌0.4%。2025年會議聯準會主席鮑爾發表關鍵演講,暗示九月可能降息,以因應就業市場風險及通膨趨勢,當天S&P 500上漲1.52%,但隔日小幅回落0.43%。

大摩看好明後年推出Rubin晶片

聯準會九月可能降息一碼的訊息傳來台股,8月25日加權指數上漲2.16%,比S&P 500指數的漲幅大,因為同時間黃仁勳快閃訪問台積電,釋出Rubin晶片首次tape out(完成佈局與驗證),準備送交台積電進行生產測試,包括全新 CPU(Vera)、GPU、NVLink互聯晶片、交換器晶片、網路傳輸晶片及矽光子處理器。摩根史丹利看好2026年第二季量產推出標準版Rubin,2027年推出Rubin Ultra版。

Rubin晶片由兩個GPU組成,採用台積電N3P製程,Vera CPU包含88個Arm核心,每核心支援176線程,性能相較Hopper H100,提升約900倍。支援 HBM4(頻寬13 TB/s)、75 TB快速內存,是前代的1.6倍。NVLink 6的頻寬260 TB/s,是前代二倍;CX9的頻寬28.8 TB/s,是前代二倍。

市場聚焦「機器人大腦」產品

Rubin預計提升AI伺服器出貨(如GB200 2025年達3.7萬台),帶動組裝廠(如廣達、鴻海)業績成長20-30%。受惠於高功率晶片散熱,液冷需求增加。然而,富邦投顧指出,首版tape out後,輝達可能重新設計以對抗AMD的MI450 GPU,導致下次tape out延到九至十月,2026年產量受限。

輝達否認延遲傳聞,供應鏈顯示N5/4製程產能滿載,未下修。從台股的表現來看,市場聚焦在黃仁勳說的「機器人大腦」的Jetson Thor系列產品,這是針對機器人開發的超級電腦平台,強調代理型AI(Agentic AI)向物理世界的延伸,讓機器人能感知、推理並與環境互動。

指標股所羅門連續兩天漲停板,點燃市場資金對機器人題材的熱情,8月25日所羅門、昆盈、慧友、維田、宜鼎漲停板,如果加上無人機的雷虎、邑錡,一共七檔漲停板,截至8月25日為止,機器人與無人機族群大漲的股票有:廣宇+43.52%、邑錡+20.78%、雷虎+68.41%、羅昇+22%、大拓-KY+28.54%、東元+36.67%、和大+21.23%、宇隆+48.06%、台達電+20.81%、鴻海+17.42%、佳世達+20.62%、所羅門+21.09%、昆盈+16.21%、佳能+38.67%、盟立+21.35%、志聖+26.9%、亞光+26.05%、華晶科+28.89%、安勤+17.37%、陽程+28.31%、全球傳動+16.81%、氣立+37.38%、鈞興-KY+20.86%、大銀微+14.6%、宜鼎+19.16%、能率+28.28%、聰泰+18.93%、慧友+22.77%、廣明+30.51%、和椿+20.34%、維田+19.69%。普遍來看,機器人題材的累積漲幅並不算大,估計還有補漲股會輪流轉強。

專注生產機器人諧波減速機

和大利用原有精密製造經驗(汽車齒輪及減速機),快速轉入機器人領域,具短交期(最短七天)及價格競爭力(比歐美品牌低10-15%)優勢。開發行星減速機及諧波減速機,具體積小、重量輕、精度高優勢,適用工業機器人(如焊接臂)及人形機器人(如肢體運動控制)。

這讓和大在AI與硬體整合趨勢中脫穎而出,支援智慧製造及邊緣運算應用。2025年預計拓展中國市場,與盟立合資成立盟英科技(和大持股40%),專注生產機器人諧波減速機,具高精度傳動及輕量化設計優勢,適用人形機器人關節。這補足台灣在機器人核心部件的缺口,搶占國際供應鏈(如Tesla Optimus Gen-3需求)。

積極轉型切入機器人代工領域

大拓-KY專長代理日本電子零件(如感測器、控制器及機械組件),這些元件是機器人核心部件(如運動控制系統)。這讓公司在機器人供應鏈中具備低成本採購及快速整合優勢,特別適合中小型機器人開發。

近年積極轉型切入機器人代工領域,涵蓋工業機器人及服務型機器人(如保安機器人),可降低客戶開發成本並提高效率。例如,代理品牌支援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作,適用於勞動力短缺環境。

佳世達從顯示製造優勢轉化為機器人高值應用(如視覺檢測系統),具成本控制及規模經濟優勢。集團旗下23家企業(如羅昇、八維智能)形成「聯合艦隊」,提供一站式AI解決方案,涵蓋硬體(機械臂)、軟體(AI代理人)及服務整合。

融合數位孿生技術 實現模擬預測

八維智能的平台深度整合AI算法、數據及算力,開發企業用AI代理人建構平台(事件驅動架構),為實體機器人提供「大腦」功能,解決流量及可靠性問題,具易開發、快速更新及客製化優勢。

這不僅適用服務型機器人(如ConPer Eagle系統,導入電子看板或機器人進行精準行銷),還能融合數位孿生技術,實現模擬預測。

羅昇的Robot智慧抓取結合AI視覺檢測,具「看得見、算得出、即時調整」三大關鍵力,適應多樣化產品檢測需求,結合協作型AI COBOT,支援半導體及綠能應用,提升生產靈活性及效率。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05期] 👈點紅字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