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傳媒/曾厚銘/彰化報導】
天氣炎熱,小心水沒喝夠,泌尿道疾病找上門!彰化秀傳醫院泌尿科醫師温晨越指出,泌尿道感染與結石是夏季常見的泌尿科疾病,而背後的共通元兇,就是「水喝太少」。
温晨越醫師表示,門診中不少患者因忙碌或怕頻跑廁所而長時間缺水,導致泌尿道出現紅燈。其中一名三十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因常待冷氣房、喝水少又憋尿,出現頻尿、尿急與灼熱感,最後確診膀胱炎併腎盂腎炎;另一名五十多歲戶外工作者,因水分補充不足半夜突發劇烈腰痛,就醫發現是輸尿管結石。
他解釋,當體內水分不足時,細菌不易隨尿液排出,增加感染風險;同時,尿液中的鈣、草酸、尿酸等晶體濃度升高,也容易結晶成結石。夏天大量出汗,尿液更濃稠,因此也是泌尿道結石的好發季節。
在治療方面,小型結石通常採保守方式處理,包括多喝水、跳繩、上下樓梯等運動,搭配放鬆輸尿管的藥物協助排出結石;若效果不佳,則進行體外震波碎石。嚴重堵塞或腎功能受損者,則需動用內視鏡手術取出結石。
温晨越醫師強調:「多喝水,是最簡單卻最有效的預防方式。」他建議成人每日水分攝取量應達2000c.c.以上,尤其在夏季或從事戶外活動者,更應主動補水。觀察尿液顏色也是判斷水喝夠不夠的指標,「愈清澈愈好,顏色愈深表示水喝太少」。
泌尿健康從日常做起,多喝水、不憋尿,就是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