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航空城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的都市計畫,區域內居民陸續搬離世居的家園,在這片土地經歷快速變遷的時刻,桃園市文化局自113年啟動航空城常民文物的蒐集建檔工作,透過「機場脈絡」、「人口移動」、「地方日常」、「產業變遷」等主題文物紀錄,見證過去及現今大園多樣的人文故事與生活記憶。

文化局提到,此次展覽內容涵蓋因應擴建桃園機場第3跑道而位於徵收範圍內之海口、竹圍、沙崙、後厝、圳頭等5個里所蒐集紀錄的文物,包含海口華興漁具行、大華商店、竹圍社區、沙崙里里長、後厝農村商店、圳頭社區發展協會、桃園市後厝港魚苗班護港協會、環保局、海資處等單位或個人提供者之珍貴文物故事,保存航空城開發下即將消逝的共同記憶。
文化局表示,展覽中具代表性的文物有乘載航空城居民集體記憶的「航空噪音防制費發放作業宣導、下鄉為民服務布條」、歷經竹圍漁港與海口產業興衰的「竹製網針、網板」、傳唱竹圍聚落過往熱鬧藝閣村與信仰熱忱的「《藝閣人生》歌詞看板」、記錄沙崙戰後初期農業社會樣貌的「民國47年肥料交換稻谷通知單」與「昭和12年養魚記(池魚買賣收支紀錄簿)」、見證後厝曾是青蔥最負盛名產地的「栽葱器(葱仔攕)」、呈現圳頭沿海地區捕撈鰻苗產業與特色地景的「手拉網」與攝影作品。
文化局指出,展覽將於3月3日起在大園區公所大樓一樓中廊展出,為期兩周,成果發表會於開展當日下午14時於展場舉行,活動中除了致贈感謝狀予計畫文物提供者,也將透過展區導覽該分享研究計畫成果,為未來桃園航空城博物館園區成立之願景凝聚共識。歡迎市民朋友在前往大園區公所洽公與圖書館借還書同時觀賞展覽,更多資訊可至「藝遊桃園—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臉書粉專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