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彰藝中校長蔣秉芳(左)贈感謝狀感謝彰基莊羽豐醫師協助學校教師提升防治學生性傳染病觀念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曾厚銘/彰化報導】
新學期開學,彰基醫學中心婦產部莊羽豊醫師,應彰化藝術高中之邀為全校教職員進行性教育與性傳染病防治專題講座。校長蔣秉芳表示,學校長期重視師生安全與健康,除過去曾安排社工宣導「性暴力防治」外,本次特別與醫療端合作,強化教師專業知能與校園支持系統。
面對「初次性行為年齡下降」的趨勢,彰基莊羽豊醫師提醒,13–24歲族群近年性病個案增幅顯著,甚至以13–15歲年齡層增幅更為明顯,顯示中學階段的性教育與安全性行為宣導刻不容緩。她強調,教育需超前部署,中學生教師們應及早掌握性教育與性傳染病防治重點,同步以正確知識降低對愛滋的汙名化,讓學生在成長關鍵期獲得即時而可信的引導。
彰基與彰化藝術高中將持續攜手推動友善校園,朝聯合國「95-95-95」防治目標邁進,亦即95%的感染者知道自身愛滋感染狀態、95%的感染者已服藥、95%服藥的感染者達到病毒量測不到,為下一代打造健康、安心的學習環境。
莊醫師指出,需釐清愛滋病毒(HIV)與愛滋病(AIDS)的差異:一般日常社交活動不會傳染HIV;不安全性行為後至檢出HIV的「檢驗空窗期」約為3–12週;由感染至免疫力逐步受影響、進而發病為AIDS前,約有5–10年的「潛伏期」。依統計模型推估,國內仍可能有約8%感染者尚未知悉自身感染。現行已有匿名篩檢與線上自我篩檢試劑等便民管道,鼓勵民眾於高風險行為後儘速檢驗、及早治療;當HIV病毒量被控制至「偵測不到」(Undetectable)時,即「不具傳染力」(Untransmittable),亦即國際共識「U=U」。透過醫療實證與正確資訊傳遞,可有效消弭恐懼與標籤,建立愛滋友善環境。
彰基表示,此次合作除強化教職員對「U=U」與篩檢資源的了解,也將持續提供轉介與諮詢支援;學校端的整體防護與教師的專業敏感度同步提升,從去汙名、強化檢驗與治療連結,到安全性行為的實作教育,皆有助於青少年在尊重與理解中學會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