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吳禮伊 發佈時間:2023/10/31 6:27 AM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31 9:26 AM

台灣「微藻之父」闕鴻達。圖/個人提供

近日福島核電廠作業傳出意外,兩名噴到核廢水的工人輻射超標送醫。第二波福島核廢水排放量達7800噸,加上中國核動力潛艦日前在黃海爆炸沉入大海的傳聞,輻射超標問題不斷提醒台灣鄰海輻射汙水的嚴重性,民眾對海洋飲食也有所提防,擔心核食對人體的危害。

鍶90是一種易溶於水的高風險放射性元素。日本東電報告坦言,福島核廢水的鍶90含量,超過排放標準上百倍,隨洋流四處流竄,在生物食物鏈形成可怕的濃縮效果,易累積在魚類和海鮮體內,最終被人類吃下肚。而且鍶90的物理特性像鈣,容易被人類骨骼吸收,不僅影響孩童生長發育,更提高罹患白血病的風險,早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致癌物。日前國人瘋搶碘鹽對抗輻射,遭行政院證實無效,食用過量碘鹽反而有害健康。

有「微藻之父」之稱的中華藻類學會理事闕鴻達呼籲:「車諾比核災污染事件後,科學家活用『植物版活性碳—微藻』的特性,對受到輻射的兒童進行吸附清除的治療,臨床證實微藻可有效代謝、降低放射性,是具有修復輻射損害潛力的。若擔心吃海產有輻射疑慮,補充微藻來保健是最簡單的方法。」

坊間流傳海帶是輻射剋星,但海帶長期以海洋礦物質為營養,一旦海域遭破壞或汙染,會吸附更多重金屬和高風險輻射元素,食用後可能加劇人體危害。這時,與海帶有相同特性,但以淡水養殖的綠藻,就可確保不被高風險海水輻射元素汙染。「吃綠藻片就像幫體內放入一塊大型的活性碳,1公克頂級綠藻能吸附的表面積幾乎等同52吋平面電視的大小。」闕鴻達點出具體的數值,可見綠藻吸附雜質的優異效率。

市面上微藻保健食品分成綠藻和藍藻兩大類,對於輻射汙染,綠藻可預防、代謝,而藍藻則有排出效果。1991年車諾比輻射汙染事件爆發,由於銫137在人體濃度高危害身體健康,有100位孩童接受試驗,每日服用5公克的藍藻,20天內就能將尿液中的銫137放射性大幅降低5成,效果相當顯著。

「正常人吃綠藻就好,有預防的作用,阻止輻射元素進入體內或加速排出體外。」在2016年的動物試驗發現,利用綠藻的膳食纖維吸附腸道裡的鍶,有助從糞便將鍶排出,綠藻具有代謝及排除鍶的潛在效益。

其實綠藻跟藍藻成為保健食品,已經行之有年,但有趣的是最近被美國網紅富豪Bryan Johnson看上,將綠藻的全食營養列為逆轉衰老的重要飲食項目。今年45歲的他保有18歲的肺活量、28歲的皮膚,每天除了喝水,補充膠原蛋白和肌酸,固定每日食用2匙綠藻,從中獲取13.5毫克的亞精胺(Spermidine),藉此達到抗老回春的效果,在歐美掀起一股討論熱潮,甚至在歐洲,以綠藻保健已蔚為養生界新流行。

美國網紅富豪Bryan Johnson每日食用綠藻獲取亞精胺保健。圖片來源:Bryan Johnson@IG

「亞精胺存在人體多個器官中,尤其是生殖器官,透過DNA合成可抗輻射、抗戴奧辛、防止基因突變產出畸形兒。」闕鴻達指出,Johnson利用亞精胺的「自噬」生理調節功能,吞噬老化細胞、預防發炎和癌化來達到回春,「初期調養身體,可一天3餐、每餐服用3公克,半年後可降低劑量改一天只吃6公克。」

闕鴻達表示,藍綠藻是一種濃縮的天然食物,也是食物鏈的起源,含多元營養素可調節體質,目前還有特殊技術可提高食用的消化率。但要當心購買來源,微藻培育的環境很重要,市售微藻保健品牌為了成本,常採購低價藻粉;如果吃起來有鹹臭味,就是劣質藻類來源,可能潛藏水污染及重金屬等危害。「綠藻是翠綠色,藍藻是深綠色,品質好的吃起來清香,無鹹臭味,像沒有鹽巴調味的海苔。」因此選購藍綠藻來預防排除輻射,要慎選好的品牌。

頭條新聞

工研院

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人

05/31/2022, 9:14 AM

英飛淩

英飛淩聯手湃安德為M

05/31/2022, 1:20 AM

COMPUTEX 2022

COMPUTEX 2

05/30/2022, 6:43 AM

InnoVEX

臺灣新創團隊於Inn

05/27/2022, 10:53 AM

推薦閱讀

元鈞建設

年底高資產置產季 台中這珍稀地段受台商青睞

10/25/2022, 7:40 AM

長庚醫學

長庚醫學研究與國際接軌 再創佳績

10/24/2022, 2:33 AM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數位轉型量表(TDX) 助國內企業邁向升級進化之路

10/17/2022, 3:49 PM

中興大學

興大機械結合智慧技術 開創高等教育產學視野

08/30/2022, 6:51 AM

臺灣省政資料館

「再現風華 開創新局」 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臺灣省政資

04/25/2022, 12:34 PM

房屋稅

111年房屋稅將於5月1日開徵 繳稅方式多元又便利

04/25/2022, 12:52 AM

食安問題

哈密瓜染「沙門氏菌」流竄市面 美加宣布擴大召回

11/28/2023, 2:18 AM

類流感疫情

中國黴漿菌疫情延燒 疾管署加強監控、防範國內爆發

11/27/2023, 7:30 AM

aHOP供應商雲端平台

優賀普要讓醫療產業刷碼管理 像超商一樣便利

11/27/2023, 7:01 AM

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

凱旋醫院「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 藥癮個案最佳靠山

舉辦112年度成果發表暨頒獎典

11/24/2023, 1:10 AM

麦水塩麵屋

麦水塩麵屋季節限定「南瓜蒙布朗湯麵」 香甜暖胃 秋冬限定美味

台灣首創!二訪台中大遠百「麦水

11/16/2023, 5:16 AM

核電

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10/31/2023, 6:27 AM

Read more ..

新聞專題

世界地球日 台中 2050淨零碳排路徑

中市府宣示「2050台中淨零」 打造無碳無憂宜居城市

04/22/2022, 2:23 PM

鳳梨銷日

循環物流籃外銷日本 創造臺灣鳳梨產品新商機

04/20/2022, 12:33 PM

商榮實業 花卉 宅經濟

搶佔後疫情時代新商機 切花女王:你準備好了嗎?

03/31/2022, 4:19 AM

首次國際咖啡品種論壇 促進臺灣精品咖啡發展

03/30/2022, 7:14 AM

車庫精神 青年創業

「車庫精神 in TAICHUNG」創業競賽 總獎金 81 萬元等你來挑戰

03/22/2022, 8:23 AM

「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再添群穎塑膠 斥資2億台中設廠

03/21/2022, 7:32 AM

編輯推薦

晶片新賽局

張忠謀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聚焦全新賽局

03/16/2023, 9:55 AM

美企裁員潮

霧煞煞!美科技廠裁員潮蔓延 就業率卻逆勢走高

景氣數據引學者多空交戰 財報東倒西歪股價續噴

02/08/2023, 7:07 AM

特斯拉股價噴

特斯拉股價狂噴 女股神敗部復活!喊上看1500美元

02/03/2023, 2:12 AM

社會住宅進度

落實居住正義箭在弦上 20萬社宅2年後可望達標

01/07/2023, 12:07 PM

霖諾維新社會企業

「循環型微笑曲線」解鎖企業永續的金鑰

10/17/2022, 9:41 AM

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吳禮伊 發佈時間:2023/10/31 6:27 AM 最後更新時間:2023/10/31 9:26 AM

台灣「微藻之父」闕鴻達。圖/個人提供

近日福島核電廠作業傳出意外,兩名噴到核廢水的工人輻射超標送醫。第二波福島核廢水排放量達7800噸,加上中國核動力潛艦日前在黃海爆炸沉入大海的傳聞,輻射超標問題不斷提醒台灣鄰海輻射汙水的嚴重性,民眾對海洋飲食也有所提防,擔心核食對人體的危害。

鍶90是一種易溶於水的高風險放射性元素。日本東電報告坦言,福島核廢水的鍶90含量,超過排放標準上百倍,隨洋流四處流竄,在生物食物鏈形成可怕的濃縮效果,易累積在魚類和海鮮體內,最終被人類吃下肚。而且鍶90的物理特性像鈣,容易被人類骨骼吸收,不僅影響孩童生長發育,更提高罹患白血病的風險,早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致癌物。日前國人瘋搶碘鹽對抗輻射,遭行政院證實無效,食用過量碘鹽反而有害健康。

有「微藻之父」之稱的中華藻類學會理事闕鴻達呼籲:「車諾比核災污染事件後,科學家活用『植物版活性碳—微藻』的特性,對受到輻射的兒童進行吸附清除的治療,臨床證實微藻可有效代謝、降低放射性,是具有修復輻射損害潛力的。若擔心吃海產有輻射疑慮,補充微藻來保健是最簡單的方法。」

坊間流傳海帶是輻射剋星,但海帶長期以海洋礦物質為營養,一旦海域遭破壞或汙染,會吸附更多重金屬和高風險輻射元素,食用後可能加劇人體危害。這時,與海帶有相同特性,但以淡水養殖的綠藻,就可確保不被高風險海水輻射元素汙染。「吃綠藻片就像幫體內放入一塊大型的活性碳,1公克頂級綠藻能吸附的表面積幾乎等同52吋平面電視的大小。」闕鴻達點出具體的數值,可見綠藻吸附雜質的優異效率。

市面上微藻保健食品分成綠藻和藍藻兩大類,對於輻射汙染,綠藻可預防、代謝,而藍藻則有排出效果。1991年車諾比輻射汙染事件爆發,由於銫137在人體濃度高危害身體健康,有100位孩童接受試驗,每日服用5公克的藍藻,20天內就能將尿液中的銫137放射性大幅降低5成,效果相當顯著。

「正常人吃綠藻就好,有預防的作用,阻止輻射元素進入體內或加速排出體外。」在2016年的動物試驗發現,利用綠藻的膳食纖維吸附腸道裡的鍶,有助從糞便將鍶排出,綠藻具有代謝及排除鍶的潛在效益。

其實綠藻跟藍藻成為保健食品,已經行之有年,但有趣的是最近被美國網紅富豪Bryan Johnson看上,將綠藻的全食營養列為逆轉衰老的重要飲食項目。今年45歲的他保有18歲的肺活量、28歲的皮膚,每天除了喝水,補充膠原蛋白和肌酸,固定每日食用2匙綠藻,從中獲取13.5毫克的亞精胺(Spermidine),藉此達到抗老回春的效果,在歐美掀起一股討論熱潮,甚至在歐洲,以綠藻保健已蔚為養生界新流行。

美國網紅富豪Bryan Johnson每日食用綠藻獲取亞精胺保健。圖片來源:Bryan Johnson@IG

「亞精胺存在人體多個器官中,尤其是生殖器官,透過DNA合成可抗輻射、抗戴奧辛、防止基因突變產出畸形兒。」闕鴻達指出,Johnson利用亞精胺的「自噬」生理調節功能,吞噬老化細胞、預防發炎和癌化來達到回春,「初期調養身體,可一天3餐、每餐服用3公克,半年後可降低劑量改一天只吃6公克。」

闕鴻達表示,藍綠藻是一種濃縮的天然食物,也是食物鏈的起源,含多元營養素可調節體質,目前還有特殊技術可提高食用的消化率。但要當心購買來源,微藻培育的環境很重要,市售微藻保健品牌為了成本,常採購低價藻粉;如果吃起來有鹹臭味,就是劣質藻類來源,可能潛藏水污染及重金屬等危害。「綠藻是翠綠色,藍藻是深綠色,品質好的吃起來清香,無鹹臭味,像沒有鹽巴調味的海苔。」因此選購藍綠藻來預防排除輻射,要慎選好的品牌。

頭條新聞

工研院

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人

05/31/2022, 9:14 AM

英飛淩

英飛淩聯手湃安德為M

05/31/2022, 1:20 AM

COMPUTEX 2022

COMPUTEX 2

05/30/2022, 6:43 AM

InnoVEX

臺灣新創團隊於Inn

05/27/2022, 10:53 AM

推薦閱讀

元鈞建設

年底高資產置產季 台中這珍稀地段受台商青睞

10/25/2022, 7:40 AM

長庚醫學

長庚醫學研究與國際接軌 再創佳績

10/24/2022, 2:33 AM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

數位轉型量表(TDX) 助國內企業邁向升級進化之路

10/17/2022, 3:49 PM

中興大學

興大機械結合智慧技術 開創高等教育產學視野

08/30/2022, 6:51 AM

臺灣省政資料館

「再現風華 開創新局」 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臺灣省政資

04/25/2022, 12:34 PM

房屋稅

111年房屋稅將於5月1日開徵 繳稅方式多元又便利

04/25/2022, 12:52 AM

食安問題

哈密瓜染「沙門氏菌」流竄市面 美加宣布擴大召回

11/28/2023, 2:18 AM

類流感疫情

中國黴漿菌疫情延燒 疾管署加強監控、防範國內爆發

11/27/2023, 7:30 AM

aHOP供應商雲端平台

優賀普要讓醫療產業刷碼管理 像超商一樣便利

11/27/2023, 7:01 AM

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

凱旋醫院「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 藥癮個案最佳靠山

舉辦112年度成果發表暨頒獎典

11/24/2023, 1:10 AM

麦水塩麵屋

麦水塩麵屋季節限定「南瓜蒙布朗湯麵」 香甜暖胃 秋冬限定美味

台灣首創!二訪台中大遠百「麦水

11/16/2023, 5:16 AM

核電

福島核電驚傳意外!一招排除「核食隱憂」

10/31/2023, 6:27 AM

Read more ..

新聞專題

世界地球日 台中 2050淨零碳排路徑

中市府宣示「2050台中淨零」 打造無碳無憂宜居城市

04/22/2022, 2:23 PM

鳳梨銷日

循環物流籃外銷日本 創造臺灣鳳梨產品新商機

04/20/2022, 12:33 PM

商榮實業 花卉 宅經濟

搶佔後疫情時代新商機 切花女王:你準備好了嗎?

03/31/2022, 4:19 AM

首次國際咖啡品種論壇 促進臺灣精品咖啡發展

03/30/2022, 7:14 AM

車庫精神 青年創業

「車庫精神 in TAICHUNG」創業競賽 總獎金 81 萬元等你來挑戰

03/22/2022, 8:23 AM

「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 再添群穎塑膠 斥資2億台中設廠

03/21/2022, 7:32 AM

編輯推薦

晶片新賽局

張忠謀出席「半導體世紀對談」聚焦全新賽局

03/16/2023, 9:55 AM

美企裁員潮

霧煞煞!美科技廠裁員潮蔓延 就業率卻逆勢走高

景氣數據引學者多空交戰 財報東倒西歪股價續噴

02/08/2023, 7:07 AM

特斯拉股價噴

特斯拉股價狂噴 女股神敗部復活!喊上看1500美元

02/03/2023, 2:12 AM

社會住宅進度

落實居住正義箭在弦上 20萬社宅2年後可望達標

01/07/2023, 12:07 PM

霖諾維新社會企業

「循環型微笑曲線」解鎖企業永續的金鑰

10/17/2022, 9:4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