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伏特家
13 hours ago

#陽光伏特家
#綠電
#減碳
商傳媒|記者彭耀/台北報導

環境部宣布我國碳費於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並於2026年5月1日正式開徵,鎖定全台約 500 廠家年排放逾2.5萬公噸CO₂e的碳排大戶,總排放量佔全國54%。臺灣即將邁入碳定價時代的關鍵分水嶺,這不僅是企業能源轉型的起跑槍聲,也將推動綠電市場邁入全新階段。

陽光伏特家執行長馮嘯儒指出:「碳費制度並非單純的罰鍰,而是一種經營風險,代表企業若不落實減碳策略,未來每一噸碳排都將帶來實際支出。我們也觀察到,企業主的思維已從『要不要做』,正式邁入『該怎麼做』的實戰階段。」

碳費制度上路後,預估每年將為國庫挹注百億元以上財源,環境部也承諾專款專用,包含用於溫室氣體減量、補助及獎勵發展低碳、負排放技術等,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然而對企業而言,單靠補助與規範仍不夠,馮嘯儒表示:「真正能創造競爭力的,是提前佈局低碳能源策略,而再生能源的長期鎖價能力,會是未來最穩定的碳成本管理工具」。

作為服務客戶數最多、轉供量突破3億度的再生能源售電業者,陽光伏特家看見的是一場「碳費驅動的綠電普及潮」。相較於過去企業採購綠電多數基於ESG、品牌或供應鏈壓力,現今許多企業已開始精算:每採購一度綠電,可以為財務降低多少潛在碳費支出,進而優化整體營運成本與減碳效益尤其對科技製造、出口加工、化學材料等高碳排產業而言,碳費加上歐盟CBAM雙重壓力,已讓綠電採購成為風險控管的基本選項。

對此,陽光伏特家提供一站式綠電採購服務,涵蓋三大階段:前期協助企業規劃減碳目標、中期辦理綠電轉供申請,後期提供專案式服務,協助企業申請綠電憑證,並有效降低人力投入與執行成本。

馮嘯儒強調:「我們不只是銷售綠電,更協助企業評估最合適的減碳路徑,全面降低減碳門檻,讓永續行動更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