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保護美國製造業」政策再升級,根據《路透》報導,川普週一透過社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宣布,自11月1日起,所有進口至美國的中型與重型卡車將面臨25%的關稅。川普表示,新關稅旨在防止「外來不公平競爭」,確保美國本土卡車製造商如Paccar旗下的Peterbilt與Kenworth,以及戴姆勒(Daimler Truck)旗下的Freightliner能維持市場競爭力。
白宮聲明指出,這項措施延續川普上月提出的「國家安全關稅」計畫,當時川普曾預告10月1日將對進口重型卡車加徵關稅,如今正式將稅率定為25%,並延後至11月生效。
美國現行與日本及歐盟的貿易協議中,輕型車進口關稅為15%,但尚不清楚是否同樣適用於大型車輛。川普政府同時允許加拿大和墨西哥製造商在進口輕型車時,扣除美國零組件價值後再計算關稅,以減輕部分負擔。
中重型車輛範圍廣泛,包括:貨運卡車、垃圾車、公用事業車、校車、巴士及拖頭車等。根據美國商會資料,目前美國五大卡車進口來源分別為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國與芬蘭,上述國家均是美國盟友或緊密貿易夥伴。商會先前曾公開呼籲美國商務部「不要對盟國徵收新關稅」,強調此舉恐損及跨國供應鏈穩定。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顯示,墨西哥是美國最大中重型卡車進口國,自2019年以來,美國自墨西哥進口的卡車數量已成長三倍,達約34萬輛。儘管根據《美墨加協定》(USMCA),若卡車價值64%以上來自北美(包括引擎、車軸、鋼材或組裝勞動),即可免稅進口;然而,新關稅恐打亂此體系。
報導進一步分析,若25%稅率實施,將迫使部分製造商重新配置產線,甚至推高車價;墨西哥政府已於5月向美方抗議,強調出口美國的卡車平均含有50%的美國零組件,包括柴油引擎與電子系統。墨西哥去年向美國出口重型車零件總額高達1280億美元,約占美國整體進口總額的28%。
受影響企業包括Stellantis,該公司在墨西哥生產Ram重型卡車與商用廂型車,一直積極遊說白宮避免課重稅。瑞典富豪集團(Volvo Group)則在墨西哥蒙特雷投資7億美元興建重卡工廠,預定2026年投產,該計畫也可能因新政策面臨不確定性。
分析師指出,川普政府推出的新政策再度轉向保護主義,企圖重振美國製造,並壓縮外國車廠在北美的生產優勢。短期內,關稅可能刺激如:Freightliner、Peterbilt、Kenworth等美國本土品牌的訂單;但長期而言,成本壓力與報復性關稅風險恐波及整體供應鏈。
美國業內人士認為,若川普進一步擴大關稅範圍至商用車零組件,恐引發連鎖反應,進而拖累車價、物流與推升通膨。美國汽車政策研究中心報告指出,每提高10%進口稅率,平均卡車售價將上升約4,000美元,對中小企業車隊運營影響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