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CNN》報導,Google日前最新報告指出,若英國能大規模推動人工智慧(AI)技能訓練,將有潛力為全國帶來高達4,000億英鎊(約5,330億美元)的經濟成長收益。試點計畫顯示,即使只是每日幾小時簡單的訓練,也能讓工作者每年節省超過120小時的行政作業時間,進而大幅提升生產力。
這份名為《AI Works》的報告,是由開發聊天機器人Gemini的美國科技巨擘Google與倫敦政策研究機構Public First合作完成,針對英國小型企業網絡、教育信託組織與工會等單位進行試點推廣,分析生成式AI在基層職場的實際影響。根據Public First分析顯示,2/3的員工從未在工作中使用過生成式AI,特別是來自社經背景較低的年長女性。。
Google歐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溫斯坦(Debbie Weinstein)表示,試點成果證實,「授權員工使用AI」與「短時數訓練」是推進AI普及的關鍵。調查顯示,「許多人猶豫的並不是工具本身,而是擔心『這樣用合法嗎』?」溫斯坦指出,許多受訓者希望獲得所謂「提示許可(Permission to prompt)」的心理認可。
受訓者一旦獲得鼓勵與基本訓練,使用AI的頻率將能倍增,且持續使用度維持數月不墜。報告亦顯示,簡單介入後,AI應用率幾乎翻倍成長,且顯著提升過去較低使用率群體(如55歲以上女性)的數位參與度。
根據Google統計:
- 訓練前,55歲以上女性當中,有17%每週使用AI,每日使用人數僅9%。
- 三個月後,每週使用顯著提高至56%,每日習慣使用人數則攀升至29%。
從上述狀況可知,只需簡單介入,便能大幅縮小世代以及性別間的AI使用落差,並為廣大非科技背景群體開啟「數位轉型」的契機。溫斯坦補充:「AI並非取代工作,而是釋放時間、讓人們專注於更有價值的任務」。
報導分析指出,不只大型科技公司或IT人才,事實上包括小型企業、教育界、工會等廣泛基層族群,也都是推進AI應用的關鍵力量。「允許使用」與「基礎訓練」可作為政策起點,提升社會整體生產力。特別是針對年長者、女性、基層行政職等族群,可設計符合其需求的友善學習計畫,搭配職能認證與在職進修,讓AI真正成為經濟成長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