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期三天的「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週五在中國北京盛大登場,這屆活動吸引來自16國共280支隊伍參賽,全球科技產業佼佼者,藉此展示自家AI與機器人的最新進展。比賽項目涵蓋:足球、田徑、桌球等傳統體育賽事,同時也有藥品分揀、貨物搬運、清潔服務等專屬機器人技能挑戰。
這次參賽隊伍中,有192隊來自大學院校,還有88隊來自企業界,包括:優必選(Unitree)、傅利葉智能(Fourier)等中國企業均派出代表,其他還有美國、德國、巴西等隊伍參賽。北京市政府是這場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顯示中國官方對新興機器人產業的重視,以及在推動AI與自動化產業的戰略野心。
除了足球賽事,現場還有機器人搏擊競賽,以及機器人化身兵馬俑造型的大型表演,另外還有機器人100公尺賽跑,雖然部分機器人在賽程當中出現「搞笑」演出,但仍有機器人一路穩健跑向終點。中國近期密集舉辦多場大型機器人活動,包括號稱全球首場人形機器人馬拉松、大型機器人產業會議,以及專售人形機器人的零售門市;不過,先前的馬拉松大賽曾出現參賽機器人冒煙、無法完成賽程的情況,引發外界對此技術成熟度的質疑。
參與這次足球項目的中國清華大學團隊,所使用的人形機器人是由博思特機器人(Booster Robotics)所提供,博思特首席科學家趙明國表示,足球比賽是測試感知、決策與控制技術的有效場景,未來這些技術可延伸至工廠與家庭的實際應用。在人口老化與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中國近年加大機器人產業投入,過去一年相關政府補貼已超過200億美元,北京並計畫設立1兆元人民幣(約1,370億美元)的基金,扶持AI與機器人新創企業。
儘管有人將這類賽事視為宣傳噱頭,業界人士與參賽團隊普遍認為,這些競賽有助於推進人形機器人向實際應用邁進。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近期機器人會議吸引了比往年更多公眾參與,顯示中國社會各層面正積極接納「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