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
5 hours ago

#阿里巴巴
#通義萬相
#雲端平台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週五將公布季度財報,市場預期大力強調AI戰略將是其未來發展的主旋律,根據《彭博》報導,阿里巴巴更新開源影片生成模型通義萬相「Wan2.2-S2V」,僅需一張靜態圖片和一段音訊,就可生成臉部表情與嘴型一致的數位人影片;不過,就如同騰訊、百度等競爭對手所面臨的挑戰,要如何將龐大AI投資轉化為實質營收仍是最大挑戰。

《路透》報導分析,自ChatGPT熱潮席捲全球後,中國科技大廠近三年來投入數十億美元研發自家大型語言模型,並快速導入旗下核心產品;然而,分析師指出,中國用戶對「訂閱制」的接受度遠低於西方市場,導致消費端變現進展有限。

百度在2023年底推出文心一言(Ernie Bot)時,曾嘗試每月59.9元人民幣的收費方案,但因用戶接受度低,今年4月悄然喊停。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本月財報會議更直言:「在中國推動用戶付費模式非常困難。」

有鑑於此,阿里巴巴與同業已將重心轉向企業市場,透過雲端平台提供API服務;不過,由於競爭過度導致API價格大幅下滑。阿里巴巴在5月將其「通義千問」長文本模型API價格下調97%,至每千tokens僅0.0005元人民幣;一個月後,字節跳動旗下「豆包」模型再削價63%,來到每百萬tokens僅2.6元人民幣。這場價格戰不僅壓縮利潤,也使AI營收貢獻度大幅受限。

根據LSEG數據顯示,阿里雲業務(含AI相關產品)第二季度營收約314億元人民幣,僅較前季增長4.3%,雖較去年同期成長18%,但增速放緩。對照騰訊,目前AI服務營收仍不及遊戲業務成長;百度則因廣告收入下滑,AI進帳不足以彌補缺口。

分析師指出,中國AI開發者未來或許更加倚重「企業導向」模式,包括:API授權、軟體服務與企業解決方案;但隨著DeepSeek等新創公司推動模型開源,企業對付費產品的需求將進一步承壓。

科技研究機構86Research分析師柴查理(Charlie Chai)認為,AI直接商業化在短期雖然受限,但長遠來看,AI將帶動各行各業效率提升,API與授權等供應商終能分享龐大市場紅利。

根據《彭博》報導,阿里巴巴更新開源影片生成模型通義萬相「Wan2.2-S2V」,僅需一張靜態圖片和一段音訊,就可生成臉部表情與嘴型一致的數位人影片。LSEG調查顯示,市場預估阿里巴巴本季營收約2529億元人民幣,年增約4%,顯示在核心電商業務陷入價格戰、消費需求疲軟的情況下,AI與雲業務的貢獻仍難以扭轉整體增速放緩的局面。